新聞中心

Latest news
首頁 新聞中心
Latest News

新聞中心

2020 / 06 / 19

臺鹽綠能 三年有成

圖/台鹽董事長陳啓昱

臺鹽綠能 三年有成

臺鹽由傳統製造成功轉型為海洋生技公司後,為實現永續願景,2017 年創立子公司「臺鹽綠能」強攻綠能產業,成績亮眼,國內首六案漁電共生專區皆由其協助申請通過,今年起將陸續動工,累計開發逾 700 公頃、預計設置 400MW 以上的發電容量,並帶入 200 多億投資效益。


董事長陳啓昱表示,在國際經濟趨勢與極端氣候的變遷下,「能源轉型」與「漁業轉型」同時成為政府的重點政策。他堅信,漁電共生即是兩者兼具的解方。 

 

承擔責任 善用優勢 

陳啓昱指出, 2016 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,能源轉型、非核家園成為重點政策,他認知到,「土地」將是政府發展太陽能最需要但也最缺乏的一環。看好沿海大面積土地的光電發展,陳啓昱決定響應政府政策,擔起身為「國家隊」的責任,其於 2017 年創立子公司臺鹽綠能,目標衝刺地面型光電發展。他表示,臺鹽在地品牌是優勢、卻也是責任,因此發想出「一地多用」的「共生」模式,讓綠能與漁電發展兼具,贏得當地養殖戶信任、順利整合土地,共創政府、地主、養殖戶與電業商的多贏局面。 
 

扶植漁業 永續經營

陳啓昱指出,「農漁為本,綠能加值」為漁電共生發展理念,除確保原養殖權益外,更透過漁電共生的合作模式與綠能資金的引入,協助養殖者整體改善漁場硬體環境、降低魚場使用費、將養殖登記回歸漁民,並一對一針對養殖需求去規劃魚場設計,協助養殖者解決目前面臨的困境。 


為朝永續經營,規劃初期便自主性進行環境調查及長期生態監測計畫,確保選址避開環境敏感地帶;未來也將持續與保育團體合作,營造生態棲地作為生態補償,以利漁電共生設置兼顧經濟與環境平衡發展。更超前佈署,與相關企業提前著手規劃 20 年後的廢棄光電設備之回收,不僅創造循環經濟,更掃除漁電共生會破壞環境的疑慮。


走過爭議 開啟綠能新紀元 

陳啓昱表示,面臨各界疑慮是新產業開創過程的必經之路,社會溝通、科學數據即是解決關鍵。臺鹽綠能三年來與政府、地方漁民、NGO 不間斷的溝通、檢視現行法源與企劃之不足,經過各界努力,政府現已讓漁電共生有法可依、試驗有成果、生態有保障;臺鹽綠能亦拿出完善的規劃與科學數據釐清疑慮,使各界對綠能加值漁業有正確的認知,讓漁電共生的每一步更加堅穩。 


目前除嘉義、台南各一案專區已審核通過外,近日台南北門、七股兩區的四個「漁電共生」專區案原則通過,待補充生態補償資料後即可通過,將累計開發逾 700 公頃、預計設置 400MW 以上的發電容量,預估一年總發電量達五點一億度電,並預計帶入200 億以上之投資。陳啓昱說,2020 年將是臺鹽綠能漁電共生的元年,協助之案廠將陸續施工,將逐步達成 2022 年前協助設置 1GW(10 億瓦)以上的發電總裝置容量之目標,站穩國內漁電共生推動的領導品牌地位。 


下階段的目標,除了站穩原先漁電共生開發的腳步,更要衝刺漁業轉型、提升 AI 科技養殖之技術。臺鹽綠能與經濟部、資策會已共同合作開發新智慧養殖系統,將結合漁場科技裝置串聯智慧雲端、大數據物聯網,並已於台南打造試驗場域,將以科技實行遠端監測控管及即時異常警示風險管控,預計下月即能展示成果。